“乐享河北·非遗遇上春节”——秧歌社火看鹿泉 非遗精粹闹新春

2019-02-20 0
十五月亮十六圆,不出正月都是年!

社火花会哪里美,看我精彩大鹿泉!


 

“鹿泉区2019非遗精粹展演”今日火爆开场啦!


 

主办:中共鹿泉区委宣传部

鹿泉区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承办:鹿泉区文化馆


 

  在主办部门的精心组织下,全区14支花会队伍,800多名演员参加展演活动。此次活动旨在传承展示我区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浓厚的新年文化氛围,满足我区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下面请大家跟随小编一起走进这场盛大的民俗文化盛宴吧!

《拉碌碡》

演出:黄壁庄镇古贤村

谈到民间社火,不能不提“拉碌碡”。这是社火队中一项主要歌舞。几名化装成不同农村人物的演员,伙拉一个彩布或彩纸糊起的大碌碡,在鼓铙声中边舞边唱,滑稽的舞姿,有趣的言词,时常引起人们大笑不止。群众喜欢这种通俗的艺术形式,以至不少村庄看社火不说看社火,而代之说“看拉碌碡去!” 拉碌碡起源何时,不见明文记载,但从歌舞内容和形式上来看,和宋代已经兴起的“ 村田乐”有些相似之处。南宋吴自牧 《梦梁录》、周密 《武林旧事》,在提到民间社火 舞队时,都写到竹马、划旱船和村田乐。当时的村田乐是扮做 田舍儿、村女等人,表现农村的劳动和生活。明代朱有炖《黄钟醉花阴》 散套中曾写道:“贺贺贺,一齐的舞起村田乐”。农村打场、轧地要用碌碡,“拉碌碡”,便从村田乐发展变化而来,成为表现农家劳动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 

《种田拆篓》

演出:黄壁庄镇古贤村

《跑驴大秧歌》

演出:宜安镇马山村

跑驴是中国北方地区的汉族民间舞蹈。起源年代不可考,流传于我区中北部地区。一般3人表演,骑驴的1人,牵驴的1人,赶驴的1人。道具是布扎的毛驴一头,满身披挂。历史流传着:“公公骑驴儿媳牵,大伯子哥甩后边”。所以,跑驴中骑驴的是老叟,牵驴的是青年妇女,赶驴的是青壮年男子。随着发展和演变,跑驴也有一男一女二人表演的,往往是反映夫妇二人赶集上店、回娘家的内容,骑驴多是女的,男的连牵带赶。

 

《武林风》

演出:自然派紫云剑表演队

紫云剑是自然派独有的一套剑术。相传该派始于道教大盛的宋朝,元明两朝在鲁、冀二省尚有流传,至清朝逐渐式微,清末,东北吉林、长白山脉老爷岭玄妙观灵玄道长,灵玄道长出家前曾于河北授艺河北有流传,出家后传授其徒付仲武并赐道号清空子。自然派紫云剑在《中国武术大辞典》《中国武术人名辞典》《河北武林》《石家庄地区体育志》《平山武术》《鹿泉武林志》等专著中均有记载。自然派剑法遵循道家自然无为无拘无束、虚实变化无端、顺其自然之理论,附以自然景物之名,塑其形而得名。功法讲究自然开合,松展迅捷,飘洒自如,动静变化多端,蹿蹦跳跃、起伏转折、攻防互含、发力突出等特点。

 

《石井拉花》

演出:石井文艺队

拉花产生并流传于太行山区井陉县境内。长期以来,它那深沉、内在的风韵,苍凉、刚健、压抑的艺术风格,富有表现力的舞姿和舞蹈动律,深受群众喜爱。50年代以来,被舞蹈界誉为河北省最有代表性的四大舞种之一。石井拉花在井陉拉花的基础上,融入了本地秧歌舞蹈的表演特色,形成一种新的拉花表演形式。

《太极拳》

演出:玄岳三丰太极拳表演队

玄岳三丰太极拳是太极拳鼻祖张三丰真人所创的一种拳术。位于鹿泉西郊的抱犊寨金阙宫是“三丰派”道场,为华北地区“三丰派”祖庭。自“三丰派”第十六代高道郭资明道长(号白云)于明崇祯九年主持教务起,传承十四代,历经三百七十余年。玄岳三丰太极拳讲求三套功架、三种道理、三层功夫、三阶次第、三种境界、三层劲力、三阶练法。三丰太极拳总谱三十六大势,合天罡混元之数,一势三动,计一百零八式。有五行(进、退、顾、盼、定),八法(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称太极十三势。玄岳三丰太极拳的拳架属于小架,与其他太极拳种连绵的风格不同,其表演风格较为飘逸,出拳动作速度稍快,整套拳法如行云流水,利落灵动。

《杨庄六大背》

演出:获鹿镇杨庄村

“杨庄六大背”据说是从明代开始一直流传到现在的一项民间花会。位于鹿泉区获鹿镇城北杨庄村,‘杨庄六大背;花会源远流长。早在七十年代石家庄地区汇演中多次获奖,在众多汇演时得到了领导和老百姓的认可。“自杨庄六大背“从明代起到现在传承十四,五代,历经四百七十余年。“杨庄六大背”以京剧为基础。生,旦,净,末,丑缺一不可。六组人物分别以古代小说中的《高老庄》《十八相送》《西厢记》《李逵下山》《劈山救母》及《丁香割肉》等段落中选取,其主要人物有:鼓手,钹手。手持鸟笼卖膏药的老头和手拿烟袋锅的老太婆,猪八戒背着媳妇儿,梁山白背着祝英台,张生背着崔莹莹,李逵背着瞎眼娘,刘沉香背着病婆婆六组人表演。

《梁庄武秧歌》

演出:上寨乡梁庄村

鹿泉梁庄武秧歌是梁庄村二月二庙会上的“迎神”社火表演。据传,农历二月二是土地神的生辰,人们跳起武秧歌,迎接土地神的到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鹿泉梁庄武秧歌由水浒故事《大名府》演变而成,讲的是梁山好汉扮成民间艺人混入大名府,展开社火表演,迷惑官兵,成功解救卢俊义的故事。这种扭、说、唱相结合并带有角色和故事情节的表演形式,堪称鹿泉梁庄武秧歌的一大特色。演员表演粗放刚健、气势恢宏,体现出了山村农民期盼丰收、渴望幸福生活的质朴愿望和热情向上的精神风貌。鹿泉梁庄武秧歌现在依然活跃在鹿泉区西南部山村一带,是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民俗表演形式。

  七十一岁高龄的传承人董翠娥(穿绿衣者)为非遗项目梁庄武秧歌的传承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节目精彩没看够?

没关系,请大家下午移驾鹿泉区市政广场。下午的花会演出更加精彩哟!


 


 

金猪拱门闹新春,

秧歌社火颂盛世。

花会展演,

精彩继续~

《将军令》演出:石井乡北薛庄文化小院 河北省鹿泉区石井乡北薛庄的《将军令》自南宋绍兴五年,即金天会元年(公元1135年)由薛佑倡创立,集鼓乐、跑马、太平歌词为一体,系统展示了当初农村教场习练武艺和排兵布阵的宏伟场面。《将军令》主要价值表现在具有很强的凝聚力,能够达到强身健体及护村保民的目的。其影响面广,引来四乡八邻前来交流和参与,带动周边数十里村镇的习武风气,保一方平安。最初的《将军令》均采用真刀真枪的习武方式,村中自立拳房。到清代光绪年间,因义和团运动所波及,各地严禁练武,封闭拳房,并上缴所有器械。北薛庄《将军令》首当其冲被列在禁止之列。但村中习武之人,暗练明不练,其中套路和技艺从未失传,一直到一九四八年获鹿解放,《将军令》又恢复生机。但将其中“跑马”演变为“跑驴”,并将原来十套阵法缩减为四套。 今年除夕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传奇中国节 春节》栏目以《千年一曲将军令 五世同堂话团圆》为题,把将军令的传奇故事讲述给了全世界。

 

《二贵摔跤》

演出:获鹿镇高庄村

摔跤是我国古老的传统技艺之一,百戏中叫“角抵”,南北朝时有称“蚩尤戏”者,唐宋谓“相扑”,清代叫“摔跤”。二贵摔跤是一种传统民间道具体育舞蹈,由传统体育竞技“乔相扑”演化而来。运动员在表演时,一人穿上道具,将道具牢牢绑在背上。在道具围子的隐藏下,以双臂双腿模拟二人摔跤动作,以抡、转、滚、翻、摔、扫、踢、挡、下绊、托举等摔跤技巧,互相扭摔,并做出许多滑稽、幽默、逼真的摔跤动作。

《红红火火大秧歌》

演出:上庄镇大平舞蹈队

秧歌是流传在我区的一种传统舞蹈表演形式。它是广泛流传的一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民间舞蹈的类称。秧歌在中国已有千年的历史,明清之际达到了鼎盛期。汉族民间有一种说法是古代农民在插秧、拔秧等农事劳动过程中,为了减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之苦,所以唱歌曲,渐渐就形成了秧歌。

《三街通天河》

演出:获鹿镇三街村

鹿泉三街通天河是一种娱乐性民俗活动,每逢农闲及春节期间,通天河表演队都会在村内的开阔场地进行表演,演员分别扮演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鱼精、鱼精婆、蚌精、虾精、海螺精、蛤蟆精等九个角色,相互打斗穿梭,配以锣鼓器乐敲击演奏,场面红火、热闹非凡。整个活动按故事情节层层演进,分五大场次,形成完整的表演体系。该民俗表演源于中国神话小说《西游记》中通天河的故事,是对我国优秀古典文学作品的艺术性演绎。鹿泉三街通天河集武术、戏剧、舞蹈等艺术形式为一体,是多种民间艺术形式的荟萃展示。鹿泉三街通天河是从清朝传承至今的一项社火类表演形式,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鹿泉三街通天河在演员服饰装扮、动作表演等方面吸取了我国传统戏剧的精华,是对戏剧文化的发扬和传承。鹿泉三街通天河对活跃当地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发扬传统民间艺术,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三街通天河以其精湛的表演亮相今年除夕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传奇中国节 春节》栏目,成为展示鹿泉民俗表演的一张名片。

 

《城东桥飞叉》

演出:大河镇城东桥村

鹿泉区大河乡城东桥村飞叉是一项杂技与武术相结合的表演技艺。这一传统技艺发源于清朝初期。相传,有位外地来的艺人游走江湖来到城东桥,收当地人张麦收为徒,授以飞叉技艺,这一技艺便在城东桥生根、发展、传承下来。鹿泉区大河乡城东桥村位于鹿泉区东北部,距鹿泉城8公里。该村分为城东桥东队、城东桥西队两个大队。飞叉表演是一种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杂技表演形式,是春节花会、大型庆典与庙会上的助兴节目。城东桥飞叉是由古代战争实用兵器脱化出来,并形成完整套路体系的技艺。城东桥村飞叉表演套路主要有燕飞、吊鱼、黑狗鑚膛、打花叉等三十余种。表演手法有拦、横、捂、拍、掏、挑等。城东桥飞叉表演具有三点主要特征:一,站桩式演练。一招一式动作连贯一致、刚猛浑厚。二,套路性强。讲究每一个套路的连续性和按套路顺序演练。三,群体性强。场面宏大,具有极强的观赏性。

城东桥飞叉项目也在今年除夕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传奇中国节 春节》栏目中有精彩展示。

精彩的节目博得观众满堂喝彩

 

《欢天喜地大秧歌》

演出:西门舞蹈队 二街文艺队

盛世欢腾秧歌舞,锣鼓喧天春意闹。获鹿镇西门舞蹈队和获鹿镇二街文艺队的大叔大妈们用令人振奋、欢腾热闹的秧歌,拥抱安康祥和的幸福生活,传递着大家对新年美好的祝福和憧憬。

物换星移辞腊去,风和日丽送春来。

人寿年丰歌盛世,山欢水笑庆新春。

2019鹿泉民间花会展演圆满落幕!

父老乡亲们,我们明年再会!


 

审核:尚敏花

姜晓军

梁建峰

编辑:崔 敏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