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丹桂飘香。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展示鹿泉区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鹿泉区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主办,鹿泉区文化馆承办的2025年“遇见艺术”非遗进景区巡游演出活动,于10月1日至2日在土门关驿道小镇、德明古镇等景区精彩上演,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一场场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盛宴。
本次巡游演出旨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让非遗项目在活态传承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使游客在领略自然风光与古镇韵味的同时,能够近距离感受鹿泉非遗的独特魅力。
10月1日上午,土门关驿道小镇内锣鼓喧天,气氛热烈。巡游活动在充满喜庆色彩的区级非遗北故邑大头舞表演中拉开帷幕,表演者头戴夸张面具,动作诙谐幽默,引得观众阵阵欢笑。
随后,色彩艳丽的跑旱船、优雅曼妙的牡丹伞以及热情奔放的大秧歌依次登场,长长的巡游队伍穿梭在古街小巷,与古色古香的建筑相映成趣,营造出浓郁的节日氛围。
同日,德明古镇的演出在下午开展。市级非遗班侯传杨氏太极气定神闲,动作刚柔并济,一招一式尽显传统武术的博大精深。
生动有趣的跑驴表演则以其活泼的剧情和逗趣的互动,吸引了大量游客驻足围观,欢声笑语不断。
10月2日的演出同样亮点频出。上午在土门关,惊险刺激的市级非遗城东桥飞叉表演令人拍案叫绝。
飞叉在表演者手中、身上翻转飞舞,寒光闪闪,风声呼啸,展现了高超的技艺。
区级非遗黄岩霸王鞭节奏明快,舞步矫健,展现了力与美的结合。
当日下午,德明古镇继续好戏连台。古朴雄浑的市级非遗《将军令》奏响,瞬间将人们的思绪带入历史的长河。
此次“遇见艺术”非遗进景区巡游演出活动,将静态的非遗项目转化为动态的、可感可触的景区活动,不仅提升了景区的文化内涵和游客体验,也为非遗项目提供了更广阔的展示平台和传承空间,实现了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的双赢。
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驻足欣赏、拍照留念,大家纷纷表示,在游玩过程中能如此近距离地接触和了解这么多原汁原味的非遗项目,感觉非常有意义,假期也因此变得更加充实和有趣。
未来,鹿泉区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将继续深入挖掘区域特色文化资源,创新活动形式,推动更多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走进景区景点,让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为鹿泉文旅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